欢迎访问本网站

 通知公告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根""魂"及"骨架"

 

2016年07月14日 09:11  点击:[]

虽然大学使命主要由大学提出,但处于社会现实中的大学绝非一厢情愿地制定自身使命。英国学者阿什比提出大学生存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忠于(中世纪)大学形成时的理想,二是使自己适应所处的社会。布鲁贝克则提出大学确立其使命与地位的两种主要途径,即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大学观。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大学使命观强调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是大学的本质功能和使命,是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以政治论为基础的观点则认为,服务国家、造福社会是大学存在的合法基础和根本目的,大学必须适应并满足国家及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以后又有我国研究者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除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大学观(以蔡元培为代表),以政治论为基础的大学观(以张伯苓为代表)之外,还有以梅贻琦为代表的人本论的大学观。这一派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大学的目的是育人。        

总之,大学作为社会最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既有稳定不变、超越现实的永恒追求,也有与时代共进、服务社会发展的功利性目标。走出象牙塔的现代大学,特别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现代多元化大学"(Multiversity),必须面对社会的多种目标需要,并且在平衡多种目标和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对大学使命的清晰认识与把握。  

大学使命既是人们对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和要求,也是大学对自身目标与价值的宣称与承诺。它明确揭示了大学存在的目的、核心价值、信念、原则以及大学的自我定义。  

一个好的大学使命陈述不但能反映大学存在的普遍目的与价值,还要能表现特定大学在办学目标与理念上的独特个性;不但能在大学内部形成很高共识,还能在大学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很高认同;不但能承载大学历史积累的精神遗产,还能激励大学更有目标和方向地走向未来。总之,大学使命陈述以高度浓缩的方式表现出大学的内在品质、文化精髓和独特风格,是大学确立自身地位、赢得社会声望、形成大学稳定特征的标识。  

通过梳理国外著名大学的使命宣言,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不同大学强调的重点以及陈述用词不尽相同,但大都包涵一些基本概念,如名词上的知识(学问)、学生(教师)、思想(心智)、自由(福祉)、卓越(杰出、一流)、社会(世界)等,动词上的创造(探索)、保存(传播)、培养(教育)、发展(扩大)、服务(造福)等。而且不同大学的使命宣言往往与大学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走势密切相连。如从中世纪大学沿袭而来的古典使命注重传授普遍知识、探索高深学问、培养具备良好人格品质和专业修养的人才;19-20世纪以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大学更强调科学研究、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等现代使命内容;进入21世纪,国际化、产学研联动和终身教育等构成21世纪使命陈述中的新命题。  

由于大学使命是大学对自身传统及核心价值的概括,也是大学面对现实挑战,走向未来的战略宣言,因此,总结世界著名大学的使命陈述,可以发现一些共同要素。首先,没有一所大学的使命宣言中不提及古典使命部分,可以说古典使命是大学存续之本。有少数大学的使命宣言没有涵盖21世纪使命,但是所有大学均涉及现代使命。可见大学发展时至今日,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其次,不论是直接表述还是间接隐含,大学所崇尚的核心价值都很鲜明,使命宣言与其核心价值互为表里。  

笔者曾对国内39所"985工程"高校的使命陈述进行搜索,由此发现,除一所大学有明确的大学使命陈述外,其他大学多以"宗旨""校训"、甚至是"校歌",或是"校长讲话稿"的方式(笔者用"类使命"来概括)陈述自己的办学理念。  

笔者通过对39所大学表明大学"宗旨"或"类使命"的文本分析发现,出现频次较多的词汇有"人才培养""国家需求""学术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国际化全球观""传承文明"等7项。其中24所大学提到"人才培养";14所大学提出满足"国家需求";17所大学提到"学术科研";6所大学谈及"创新";13所大学谈及"社会服务";20所大学谈及"国际化全球观";只有2所大学提出"传承文明"。多数"985工程"高校的"类使命"陈述中都提到要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目标。其中,将人才培养明确作为根本任务的约有1/5的高校;提到"科研创新"的约有1/3的高校,提到"追求真理""研究高深学问"的约有1/4的高校;关于"社会服务",多校高校表述的服务对象以"国家"和"地方"为主,也有少数高校提到为"世界"服务,服务内容以"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为主,也有高校提到将满足国家需要作为第一任务和使命,坚持教学科研服务于社会生产和国家建设。  

从"985工程"高校"类使命"陈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三个基本特点:首先,"985工程"高校对于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即大学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较为充分的意识,但是对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即大学要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似乎重视不够。第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压倒了认识论和人本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大学要服务国家和地方需要的理念表达清楚,但是将"人才培养"作为大学根本任务的高校只有1/5,几乎没有高校将"追求真理""探索高深学问和知识"作为第一使命。第三,大学使命中面向未来的意愿强烈、趋势明显,但缺乏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必要承诺。20所高校提到"国际化",但只有两所大学明确表示要传承文明。  

大学使命宣言凸显大学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学"魂"之所在。当前我国大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核心价值理念,使命目标定位不清。一个没有精神底蕴,缺乏价值追求的大学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也很难在高度竞争的时代走得长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条:[高教视点]不屑于教学方法:大学教改抹不去的痛 下一条:[高教视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关闭